作者 | 孟苏
1月1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中心吸引了6位院士、“三桶油”组组长、4个研究所专家和全国10多个主要油田的代表参加,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盛会。
u优发国际这个CCUS研究中心之所以受到业界如此广泛的关注,是因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凭借其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的长期学术积累和国际影响力,整合CO2捕集、储运、利用、储存和管理的优势研究资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油气行业对CCUS技术创新的极度渴望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合,以及石油行业CCUS人才的普遍短缺。
中国石油大学此举是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加快“双碳”人才培养、打造“双碳”相关领域科研人才高地的良好战略。此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均成立了相关研究机构,致力于解决碳中和技术。这些科研单位将成为未来中国石油工业乃至整个工业领域CCUS产业的基石。
01. 院士支持的CCUS研究中心有哪些优势?
u优发国际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任务,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助力解决我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卡脖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决定成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中心。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合,揭牌仪式上的“大牌”都有哪些?
u优发国际贾成藻院士、李阳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何东波,中国石油安全环保研究院副院长勇瑞生,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副院长王广富中国石化石油工程研究院院长常丁世东、中海油研究院专家张先松、海峡能源总裁刘自强、首席专家张福祥、校党委书记陈峰、校长吴晓林、副校长李根生、金燕副校长、刘校长助理智昌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师生代表现场参加了此次活动。
胜利油田公司、华东油田公司、中原油田公司、江苏油田公司等代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代表在线参加了活动。李根生主持揭牌仪式。
一起来看看,这个研究中心的“舵手”是谁?
仪式上,吴晓林宣读了学校设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中心的决定和院长任命。李根生院士任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中心主任,非常规油气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彭波教授任中心执行主任,王伟、王海珠、刘奇、芮振华,孟向海为中心副主任。
陈峰、吴晓林、贾承造、李阳共同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中心揭牌。
CSC建设CCUS研究中心有哪些优势?
此次中国大学基于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的长期学术积累和国际影响力,整合CO2捕集、封存、运输、利用、封存、管理等优势研究资源,石油 建立的CCUS研究中心具备对标国际最新CCUS技术发展的能力,贴近国内外企业一线生产的能力,与“三桶油”和国内主要油田。
研究中心成立当天,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召开。以“中国CCUS/CCS技术挑战与希望”为主题,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美国SimTech公司、海峡能源CCUS联盟联合主办。作了专题报告。
中国石材大学党委书记陈峰指出,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面向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学校将继续坚持石油特色,瞄准建设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加大油气领域碳中和研究力度,强化碳中和领域研究优势,积极推动“双碳”战略下的可持续长期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为国家油气战略贡献力量。和能源安全。
李根生表示,学校将积极响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充分发挥CCUS领域的成果优势、学科优势和特色优势。以“大贡献”为理念,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研水平,共同推动CCUS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02.“三桶油”建立了多家碳中和研究机构
打着国内外大型石油公司的旗号,成立科研单位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研究所、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为石油公司提供从技术创新到行业市场分析的全方位支持。倒下的基石。
在中国,中国石油拥有经济技术研究院、安全环保研究院、勘探开发研究院、总体规划研究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等数十个科研单位。研究机构; 中国石化还设有石化研究所。有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直属研究所8个;中国海油拥有著名的中国海油研究院,共有12个研究所、中心和部门,是中国海油最大的研究所。技术人员部、战略规划部、科技人才培训中心。大庆、长庆等国内大型油气田也有自己的科研院所。
可见,“三桶油”和石油行业对科研院所的重视。在国家公布“双碳”时间表、国家企业进入低碳减排节奏的背景下,“三桶油”成立了碳中和研究机构。
1. 中国石油碳中和技术研发中心
2022年初,1月5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中和技术研发中心正式启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合,旨在提升集团公司在碳中和领域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重大关键技术在中国碳中性场。工业生产应用。
该中心依托中国石油安全环保研究院,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中国石油规划研究院共同建设。中心主要围绕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等重大技术需求,开展碳中和技术基础研究、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技术创新和转型等,并致力于提高行业的碳中和。中和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开放合作的技术研发中心。
中国石油认为,该领域的技术创新不仅是支撑碳中和目标的最重要环节,也是集团公司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碳中和技术研发中心的成立,为集团公司统筹资源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和引进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发展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合,实现碳中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标。
2. 中国石化与中科院成立碳中和绿色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2021年2月,中国石化将与中科院共同成立碳中和绿色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助力实现国家碳中和战略目标,加快碳中和绿色技术开发应用。中心将充分发挥三方在技术创新、工程设计和产业应用方面的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共同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开放、共享、协同研究新模式。
碳中和绿色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中国石化旗下燕山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共同成立。中心将通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规模化应用、人才共享和平台共享,形成世界一流的碳中和研发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园。支持实现国家碳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技术支援。
3. 中海油成立碳中和研究所和碳中和技术联合实验室
2021年4月,为加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前瞻性研究和战略布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合,中国海油统筹研究资源,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碳中和研究院致力于成为中国海油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基础信息数据管理平台和人才培养中心,助力中国海油全面实现碳达峰。我国,碳中和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碳中和研究所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中国海油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战略,为中国海油的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和区域规划提供研究和决策支持。做好碳调峰和碳中和顶层设计,加强资源整合和智库建设,推动中国海油绿色低碳转型迈上新台阶。
就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CCUS研究中心成立后,2022年1月12日,中海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签署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碳中和技术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坚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围绕气电集团重大项目建设和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开展碳中和等技术如二氧化碳捕获、储存、运输和利用(CCUST)。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和相关公益技术,促进相关技术成果的推广、转移和应用,建立和培养一支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队伍。依托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全方位优良的科研环境,
我国石油行业的顶尖大学和最大的石油公司都建立了CCUS研究所。看似有些“内卷化”,但其实正如文章开头所说,这反映了当前油气行业对CCUS技术创新的极度渴求,以及油气行业普遍缺货的痛点。 CCUS 石油行业人才。
在我国,CCUS仍处于技术与经验储备和商业模式的探索阶段,预计2030年后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但通过梳理CCUS在石油行业的科研院所,发现这就是未来行业的风向标——CCUS将长期占据我国石油行业最热门的科研创新和技术应用领域,拥有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和业务。展望。
- 结尾 -
欢迎来到石油圈科技人才广场
↓↓↓
u优发国际
电话:400-608-2071
座机:13588888888
邮箱:30714596@qq.com
地址:广东省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