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石油u优发国际化工学院将有2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发布日期:2022-09-23 浏览次数:0

u优发国际编者按:2021年全国高考已经全部结束。高考志愿如何填写?如何快速了解各个大学的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喜欢的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如何转专业?学校的奖学金政策是什么?人民网推出“2021年高考”系列报道,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展示学校教育特色,为考生的梦想之路保驾护航!

2021年中国石油职称英语2016,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将在全国招收26个本科专业,本科招生计划总体数量与往年相比保持稳定,在校生约1600人。今年学校按专业招生,不设专业招生。在办学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学生转专业不设额外限制,尽最大努力适应学生学习兴趣和职业方向的变化。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是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材料与化学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 2018年获批北京市立项建设单位,具有博士学位。

u优发国际2021年北京石油u优发国际化工学院将有2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人民网:今年招生计划有增减吗?招生政策有什么新变化?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继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之后,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重庆首次高考将采用“3+1+2”方式。

u优发国际2021年北京石油u优发国际化工学院将有2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将在全国招收26个本科专业,本科招生计划总体数量与往年相比保持稳定,在校生约1600人。近年来,学校积极服务首都“四大中心”建设,聚焦首都十大高新技术产业,面向智能制造、医药健康、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新材料、职业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管理学7个专业设置本科专业。

2021年学校按专业招生中国石油职称英语2016,不设大类招生。共开设4个专业群,包括会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等8个专业,不限选修科目;化学工程与技术、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环境工程等物理/化学/生物学4个专业可任选其一;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工程、机器人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等工程、安全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12个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必修物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2个专业需要考化学。

u优发国际2021年北京石油u优发国际化工学院将有2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人民网:2021年招生专业会有变化吗?请介绍一下学校的特色。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校积极推动专业参与国际实质性等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努力打造新时代工程师的摇篮。选择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等7个工程专业,通过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这意味着这些专业毕业生在国际“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申请工程师专业资格或研究生入学资格时,享受与本地毕业生同等的待遇。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北京高校唯一认可的专业。

2021年北京石油u优发国际化工学院将有2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在教育部“双一流专业”建设中中国石油职称英语2016,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自动化、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5个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制药工程、安全工程入选北京市高校100个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一流专业”占招生专业近1/2。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法、美、德等10多个国家的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开设“中法工程师班”中国石油职称英语2016中国石油职称英语2016,实施“3+1+2”培养模式;开设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实验班。

2021年北京石油u优发国际化工学院将有2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人民网:请介绍一下学校的转专业和奖学金、助学金政策。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校允许免费转专业。在办学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不限制学生转专业,尽量适应学生学习兴趣和职业方向的变化。 10年来,已有1000多名学生申请转专业,约90%的学生实现了转专业的愿望。

人民网:近年来学校各专业就业情况如何?

u优发国际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智能制造、医药与健康、节能环保及新能源、新材料、职业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与管理等领域。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多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典型就业单位包括中国石化、中国航天、中国民航、中国联通、中芯国际、北京电力、北京燃气、北京水务集团、地铁集团、北辰展览等。